巴黎悄然流行“新萌宠”你猜是什么?鸡!(组图)

   日期:2025-09-18    作者:5n535 移动:http://www.cs-ej.cn/mobile/quote/213.html
设计得很小清新的鸡笼

  孩子会走路后,爸妈常常在给外孙喂早饭的时候感慨:这小家伙掉在地上的各种食物残渣,足够养活一只小鸡了。

  于是脑海里便会立刻浮现:自己小时候养的那些好可爱的小萌鸡,以及外婆家的后院里那个不大的鸡舍,我还去里面摸过好几次热乎乎的鸡蛋……

  没想到,最近忽然发现:这些本以为属于我们那一代童年时的回忆,竟然像时尚一般兜兜转转,隔了几十年,成为遥远的法国巴黎的一股新兴潮流。

  对,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养鸡。

  2016年,属于鸡的一年

  芦花色、黑色、灰白色或者火红色,20多只母鸡和1只公鸡在巴黎市区最大的鸡窝里吵吵嚷嚷地觅食。在巴黎废弃的铁路沿线,空气中弥漫着灌木和乔木的清香。除了鸡舍,这里还有一小片菜园、露台、肥料回收箱,不久还将种植葡萄。

  位于巴黎18区的La Recyclerie餐馆成立于2014年,其实是改建了1934年起废弃的Ornano铁路站台。

  饭店所有家具都是重复利用的旧物、一面墙壁延用金属架构的落地窗,食客可以从这里看到富有历史感的铁路旧貌,当然也可以看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鸡舍。

  食客Suzie在接受法国《世界报》的记者采访时说:“我每次来这里吃饭,感觉就像回到了爷爷奶奶家里,他们会在餐后将剩饭收给鸡吃。有时我会带孩子一起来,也带上家里的剩饭,顺便从这里买些新鲜鸡蛋。”

  餐馆每天有10~15公斤剩饭喂鸡,还有一些食物残骸用作菜地肥料,几乎没什么需要扔进垃圾桶的东西。

  法国作家米盖尔·奥杜赫在与帕特西亚·迈勒共同出版的《活着的土地》一书中提出:人们养鸡,其实是重新体验与动物一起生活的感受。

  不知是不是驯化野生动物的成就感依然留在我们的基因里,而且它们带给人类的好处也确实很多。与动物一起生活的感受,大家随时都想体验——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宠物?

  另外,现代人对环保越来越主动和敏感,养鸡也体现了对环保的积极态度。这是本文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在另一本书《生态花园日记》中,作者直接提出:“2016年是‘属于鸡的一年。

  法国环保部长也在养鸡

  用鸡来回收食物垃圾这个主意并不新鲜。自从出现农庄经济以来,人们就把食物残渣用来养鸡。如今,随着法国农村人口外流,鸡在乡村的数量和地位均有下降。

  然而,近些年来,鸡作为“城市垃圾桶”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环境和能源控制研究所Ademe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法国人制造了3760万吨生活垃圾,其中1/3是厨房垃圾。

  也就是说,每个法国人每年要丢弃约150公斤剩饭或食物残骸。

  鸡是杂食动物,并且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吃东西,是极好的“动物垃圾桶”。据调查,住别墅的法国人家中有56%养了鸡。每只鸡每年大概能吃掉200公斤人类剩饭,听起来颇为有效率。

  养鸡风潮在法国如火如荼地掀起。2010年起,园艺商店Truffaut鸡舍设施销售量翻了一番。同类商店 Jardiland和Fermes de Gally情况也类似。法国人热烈地在网络论坛和相关网店交流养鸡心得、晒出爱鸡照片,以鸡为主题的装饰品和家居用品一路走俏。在城市和乡村,鸡的身影随处可见。

  2015年4月起,法国环保部长罗亚尔也开始养鸡了。法国西亚特兰大区的基因资源博物馆,还送了部长两只马莱血统的纯种鸡。

  城里人的“养鸡合作社”

  在法国乃至全球,鸡作为环保动物的重要地位都在崛起。近些年,凡尔赛、贝桑松、图卢兹和亚眠等法国大中城市政府,纷纷掀起“养一只鸡”的活动。在巴黎COP21峰会,“在家养一只鸡”被联合国节水组织作为7项环保措施之一,隆重在大会上推介。

  养鸡用品销售商注意到,养鸡爱好者不仅有郊区居民,也有不少城里人,小资阶级、工薪族都有。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居住面积大、喜欢自己动手,而且基本都是女性。

  然而,对于住在楼房公寓的城市居民,养鸡似乎仍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编辑询问了自己住在巴黎市区的朋友,她表示身边无人养鸡),因为鸡这种动物喜欢群居,一只鸡独自生活容易得抑郁症。研究认为,三只以上的鸡在一起才有可能快乐生活。

  无疑,在寸土寸金的巴黎市区,一般人不可能在自己房间里养一群鸡。鸡是属于有院子的人们的。

  但巴黎人自有办法——“养鸡合作社”是法国近年兴起的创意,希望养鸡的城市居民由于住所狭窄,于是采取邻居联合或协会牵头方式,几家人一起建造鸡舍,轮流饲养。

  “大巴黎绿地协会(AEV)”在巴黎近郊和几座周边城市的交界处,有一片300公顷的“返城还农绿地”。2015年10月,“爱鸡协会”在绿地建造起了第一座“养鸡合作社”。组织者介绍说,附近不少居民晚上带着剩饭来喂鸡、与鸡玩耍片刻,然后带些鸡蛋回家。

  比利时与荷兰养鸡更早

  在法国的邻国比利时,养鸡也同样蔚然成风——位于法比边境的小城莫斯克伦(Mouscron),全年都是“爱鸡日”:十年以来,当地政府一直免费给市民配发活鸡。

  这座小城人烟稀少、建筑以别墅为主,住户庭院面积几乎与房屋面积相当,非常适合养鸡。

  莫斯克伦的环保办公室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德奈弗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养一只鸡”的活动,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人们与自然越来越脱节。“我们发现,如果家里养鸡,不用费多大力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人们的努力和环保行为立刻就能被鸡蛋奖励,这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可以独立运作的经济链。

  德奈弗说,十几年前,市政府希望找到减少家庭垃圾的方法。他们参观了荷兰城市埃因霍温,那里的居民用厨房垃圾饲养动物,于是让莫斯克伦市全民养鸡的灵感由此诞生。十年以来,活动成果可观,73%的居民从饲养第一只鸡开始,已经坚持了10年;养鸡之后,居民生活垃圾减少了20%~30%。由此,莫斯克伦市成了“养鸡示范城”。

  跟随这一风潮,法国阿尔萨斯省的科尔玛市在2015年给4个乡镇的居民免费配发鸡,由此减少了80吨厨房垃圾。“鸡吃掉了食物垃圾,市民需要缴纳的垃圾税也少了。”

  接下来,莫斯克伦计划号召全民养猪!(综合/李婧)(来源: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