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青少年对校园霸凌的认知,守护暑期成长安全,近日,坐忘书房锦尚图书馆暑托班联合姑苏区检察院开展了“抵制校园霸凌” 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让法治教育 “活” 起来。
活动现场,暑托班教室变身 “模拟法庭”,孩子们在姑苏区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一场别开生面的 “庭审” 就此拉开帷幕。从庭审准备到法庭调查、辩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参照真实司法程序推进。“书记员”沉稳宣读法庭纪律,“检察官”步伐坚定走上前出示证据、指控校园霸凌行为,条理清晰阐述霸凌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法律文书里的专业表述,被孩子们演绎得有模有样 。“辩护人”也不示弱,围绕案件细节据理力争,从行为动机到情节轻重,努力为“被告人”争取合理辩护;饰演“被告人”角色的苏杨,在“庭审”氛围感染下,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能结合剧情“忏悔”过错。“法官”则时刻保持严肃,依据双方陈述、证据,认真梳理案件逻辑,最后庄严敲下法槌,宣读“判决”。整个流程严格参照真实司法程序,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法治的庄重,直观理解校园霸凌的法律边界,以及霸凌行为需承担的后果。
庭审间隙,检察官趁热打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孩子们剖析校园霸凌的类型,像肢体冲突、语言侮辱、社交孤立等,都是霸凌的“伪装”;还通过真实案例,讲解霸凌者要承担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让法律条文不再晦涩。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同学老给我起很难听的外号,算不算霸凌呀?我跟他说别叫了,他还笑我小气。”李梓瑜小朋友率先提出心中的困惑。检察官耐心解答:“当然算!这是典型的语言霸凌。如果他屡教不改,一定要马上告诉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记住哦,被霸凌不是你的错,不用觉得丢人,勇敢寻求帮助才是最棒的。”随后,检察官为孩子们一一解答疑问,教大家用法律武器和正确方式保护自己,现场俨然成了 “法治小课堂”。庭审中饰演“被告人”的苏杨小朋友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觉得只有打架才算欺负人,今天才知道藏作业、起绰号这些全是霸凌!老师说的‘隐形拳头’比真拳头还疼!沉默只会让霸凌者更嚣张,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才是勇敢的行为。”
本次活动通过“模拟法庭 + 普法宣讲”的模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树立法治观念,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学”,真正将“抵制校园霸凌”内化为行动自觉。社区党委书记龙玉娟表示,后续将持续联动政法力量,开展更多沉浸式法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筑牢“防护网”,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护航青春不 “霸凌”,成长不 “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