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cs-ej.cn/file/upload/202508/05/220005731.jpg" />
一河两岸醉美千阳 章文文摄
小城一角 辛海摄
夜幕下的天池沟 张少华摄
在ECP板材生产线上,工人切割板材。
出门即公园,绿色入眼来。
清晨,薄雾轻笼千湖湿地,几只白鹭翩然掠过。岸边,晨练的人们穿梭在蜿蜒步道间,翠绿环绕,新草初萌。
全自动羊舍、智慧化果园,循环农业成为绿色发展的底色;工业园区早已没了烟尘的侵扰,山间、楼顶,光伏矩阵如镜,无声地收集着太阳的馈赠。在这里,工业的脉搏有力跳动着,却只与自然合奏清音。这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正是千阳县近年来矢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
生态筑基 让县城在绿意中自由呼吸
夏日的千阳,满目苍翠,绿色成了最养眼的颜色。远望,群山被绿树包裹;近看,县城内、街道旁,被精心修剪过的绿植错落有致。
漫步在千河生态运动绿廊中,一边千河河堤护坡被一层厚厚的“绿毯”覆盖,“绿毯”中时不时能看到成片的月季、粉黛乱子草、柳叶马鞭草等,另一边是正在建设的休闲运动公园,绿化已经完成80%,正在进行地面硬化。行至千河大桥附近,千河浅浅的水面缓缓流动,水中白鹭、黑鹳悠然而立,眼前画面好似在江南水乡。
“这条步道我们是按全马赛道打造,它将千河运动公园一、二、三期项目连接起来,形成了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城市绿廊景观,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好地方。”县住建局副局长王建科对记者说。
千阳县的蝶变,始于对“含绿量”的执着追求。城市建设不再是冷硬扩张,而是一场以绿为笔的精心描绘。数据显示,全县森林覆盖率已从2020年的48.53%跃升至2023年底的59.93%,这背后是全县上下对生态优先理念的坚定落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千阳以绿润城,彰显自然生态之美。县上大力实施“秀水养城”“森林护城”工程,2025年重点实施冯坊河水库、草碧河流域生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类项目36个,城区绿化覆盖率44.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8平方米。“一河两岸、三水绕城”的水韵灵气,“绿满城、花满城、香满城”的山水田园,绘就出一幅半城山水满城绿的千阳画卷。
在城关镇新民村旁的天池沟水文化公园,大广场后面是一湖碧水,湖中间是喷泉,湖周围专门修建的步道、台阶,村庄、绿树和湖水相映成趣。“最近,这里每天晚上都有水幕电影,大家都到这里来避暑纳凉。”随行的县水利局工作人员说。
别看这个地方现在这么漂亮,以前这里却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2022年,县上启动了东河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3公里的河道整治,建了5处广场,天池沟水文化公园就是其中一处。“我们这是老城区,以前没个像样的公园,出门遛弯都没地方去。你看,现在门前就是公园,大人小孩都有玩的地方。”采访中,附近一位居民竖起大拇指称赞。
当然,千阳的绿意不止于城区。该县聚焦“森林护城增底色、乡村增绿树品牌”,一体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目前,全县已经创建4个国家森林乡村、10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2022年,千阳被命名为“中国白杨之乡”。如今,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8.2%。
同时,县上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项目为骨架,持续实施荒山造林和道路水系绿化工程。千陇南线绿色长廊、冯坊河生态屏障等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不断加固延伸。全县累计完成造林超过7.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棵新苗在沟壑梁峁间扎根吐翠的坚韧故事。
绿色不单单是一种颜色,它更是低碳理念的体现。看,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建项目中全面推广,节能材料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日益广泛;城区主干道照明系统完成节能改造;新能源公交车辆穿梭于城乡之间;医疗单位等公共机构带头实行煤改电、煤改气……一场以低碳为引领的生活革命悄然兴起。
产业焕新 绿色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
绿色,不仅是千阳的生态追求,更是其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化新路清晰铺展。
在寺坡奶山羊高效养殖示范园,一个全自动化的养殖方式呈现在记者眼前:自动投料塔、羔羊饲喂机、自动刮粪板、自动化挤奶器等,全程没有人工参与。目前园内第一批进场的五百只羊,只有一个管理人员。该示范园是千阳县与正大集团共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奶山羊高效养殖“四位一体”(政府+银行+正大+专业合作社)新模式的体现。
奶山羊产业是千阳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奶山羊存栏28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亿元。近年来,该县立足“世界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优势,奶山羊产业正构建一条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正大集团引进德国先进的挤奶机器人和TMR精准饲喂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全县倡导健康养殖,在奶山羊养殖中,减少西药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推行中药治疗方式;配套建设的大型沼气工程,将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有机肥,反哺农田果园,形成“饲草种植—奶羊养殖—粪污处理—有机肥还田”的闭环。目前,全县建有3个有机肥加工场,年加工能力可达26万吨。县畜牧站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产出高品质的羊奶,更要确保整个生产过程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这才是可持续的竞争力。”
千阳有“中国矮砧苹果之乡”的美誉,苹果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7亿元。作为国家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千阳苹果产业在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上持续深耕。果园里,节水灌溉设施精准滴灌,太阳能杀虫灯默默守护,有机肥替代化肥广泛推广。在智慧果园,从监控设备上可以实时看到果园的土壤、气候等多个数据,用手机就可以控制施肥、浇水等。千阳县景千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李浩朋对记者说:“以前种苹果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靠标准、靠科技,果子更安全、更优质,卖价自然上去了。”从2022年开始,千阳苹果已经实现五次“飞天”,成为航天员专属果品。
值得一提的是,千阳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突破,从以前的“卖苹果”“卖苗木”发展到现在的“卖技术”“卖服务”,聚力打造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集成服务高地。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千阳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新能源产业,并在县经开区设立绿色建材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和绿色食品产业园,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走上了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路。2023年,千阳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建材特色专业园区。千阳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新能源不仅是能源结构的优化,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支点。”
千阳海螺绿色建材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就是绿色建材产业园一个重点项目。它由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4亿元,建设熟料线SCR脱硝技改、建筑骨料机制砂、光伏发电、生物质燃料4个综合开发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实施30万吨干混砂浆和60万吨机制砂两个项目。这些项目将推动千阳石灰石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ECP板材生产线项目位于绿色能源产业园,该项目由天津正通集团投资11亿元建设,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这种板材的生产原料以千阳及周边的硅酸盐水泥、纤维及硅质材料为主,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型建材。
记者从县发改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千阳县实施重点项目819个,其中生态环保类111个,比“十三五”期间增加40%。
作为山区县,充足的阳光资源不能浪费。目前,千阳已建成5个新能源项目,全县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已达146.96兆瓦,累计发电量2.6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22万吨。在张家塬镇七一村,从山脚到半山腰,分布着成行的光伏板,光伏板周围是已经半人高的玉米,这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千阳县光伏复合发电项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千阳光照资源丰富,这个项目年发电量达到1.5亿度,在建之前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收益。”
此外,千阳县紧跟全市钛产业发展步伐,加大钛产业规划和项目招引力度。目前,全县入驻钛材加工企业15户,年产值近4亿元。
“双绿”融合 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生态美与产业兴的深度交融,最终指向一个温暖的目标——让人民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的丰厚红利,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不断增多的公园绿地、洁净的水体、清新的空气,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清晨的湿地公园里,太极拳爱好者舒缓行拳;傍晚的社区广场上,孩童在家长的陪伴下嬉戏玩耍;周末的郊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身影矫健。一位老人深有感触:“环境好了,心情舒畅,身体也硬朗了,这才是咱老百姓向往的好日子。”
在城关镇中心卫生院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居民景小侠来测了身高、体重、血压等,询问工作人员如何管理体重。据悉,像这样的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全县共设了11个,居民可以在这里免费进行健康监测。县卫健局还配套为群众发放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管理工具。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免费发放了四千多套控油壶和限盐勺。
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苹果园里,技术工人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进行疏花、套袋;奶山羊牧场中,经过专业培训的饲养员精心照料羊群;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操控着智能化生产线;新能源项目工地和运维岗位上,也活跃着本地青年的身影。据统计,仅苹果和奶山羊两大首位产业,就带动全县约1.5万农民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绿色产业,真正成了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人类受益,各种野生动物也趋之若鹜。据监测,近几年,千湖湿地公园范围内,鸟类种类增加了106种,其中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动物40种。对生长环境“挑剔”的朱鹮种群活动区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常年能监测到的就有58只。近年来,每年冬季来湿地公园越冬的鸟类数量已经达到了10万只。2023年,千湖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成功入选我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去年,千湖生态旅游景区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为此,4月,千阳县专门开通了西安到千阳旅游专列。参观现代农业,感受和美乡村,购买刺绣、土特产等成为外地游客旅游的必选。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5%和13%。
行走在千阳,目之所及是绿意盎然的公园步道、是绵延起伏的林海果园、是现代化标准化的生态牧场与清洁工厂;耳中所闻是百姓对优美环境的赞叹、是对绿色产业增收的喜悦、是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当田间苹果缀满枝头,当奶山羊的欢叫回荡山间,当居民在绿荫下舒展笑颜,千阳境内,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与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乐章正昂扬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