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到1天,美财长对华有了新称呼,特朗普被敲打:赶紧放开出口

   2025-08-08 kongyu890
核心提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言行引起关注。他前一刻在社交媒体上将中国夸得很好,下一刻却在媒体面前抱怨中方态度强硬,并威胁若中国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言行引起关注。

他前一刻在社交媒体上将中国夸得很好,下一刻却在媒体面前抱怨中方态度强硬,并威胁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三位数关税。

这种截然不同的表态,引发外界对华盛顿真实意图的疑问。

“中国谈判态度强硬,强调美国不会轻易让步”“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华盛顿的“变脸”戏码:一边唱好一边施压

这出“变脸”大戏,主演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前脚,他在社交媒体上将中国夸得天花乱坠,声称已具备达成“惠及两个伟大国家”的协议。可转眼间,在媒体面前,他却抱怨中方态度强硬,甚至威胁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三位数关税惩罚。

一场外交博弈,就这样被个人戏剧性的反转推上风口浪尖,看客们都禁不住要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贝森特的这番操作,绝非心血来潮,更像是华盛顿内部复杂心态的真实写照。

你看,那边厢特朗普还在高调宣称谈判“非常不错”,这边贝森特却选择性地避开核心关税展期,反手就抛出新的威胁。

这套“当面说好话,背后下狠手”的双重策略,活脱脱展示了美国人的矛盾:他们既急着签协议缓解国内迫近的债务危机和关税反噬,又放不下超级大国的架子。

毕竟,经济压力当前,这份“体面”正被重重考验。

美国的官僚泥潭:出口审批卡壳,谁之过?

然而,外部言语上的博弈,正被内部一场更大的混乱所拖累。

想想看,负责出口许可的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现在简直是一团糟,说是“半瘫痪”都算客气了。

成千上万份出口申请,包括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就这样压在案头无人处理。多少美国企业的生产计划,都被迫调整,甚至停滞。

混乱从何而来?

全怪那些变来变去的出口管制政策。今天出新规,明天又作废,一线审批人员彻底懵了圈。

“新规还没吃透,旧规已经过期”,这样的政策真空,让底下的人想办事都无从下手。

就拿英伟达来说,去年夏天特朗普政府明明承诺了给它H20芯片对华出口许可证,结果呢?直到今天,那张许可证依然不见踪影。

审批每拖一天,美国企业失去的市场就越多,这是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的焦虑,也是华盛顿官僚机器亲手把市场份额拱手送人,这难道不是给自家政府的一记“敲打”吗?

稀土与芯片:棋盘上的真实筹码

当贝森特试图用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个话题来转移视线时,真正的较量早已在技术和战略资源的控制权上拉开。

美方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中国必须放松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你想啊,全球九成多的稀土精炼产能都集中在中国,美国的军工和电动车产业,

对这玩意儿有多依赖?美方甚至直接要求中方“立即批准所有稀土磁铁出口许可”。

可中国怎么可能轻易放手?我们把稀土定位成“战略资源”,坚持要规范管理,这分明就是一张有效的反制牌。

通过出口许可制度,中国的稀土磁铁出口量明显下降,特斯拉和洛克希德·马丁这些美国巨头,都感受到了真切的痛楚。

另一边,芯片领域的拉锯战同样刺刀见红。

美国拼命想限制英伟达H100这类高端芯片卖给中国,试图进行技术围堵,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中国在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企业,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芯片自给率都提升到三成五了。

最终,现实摆在眼前,美国还是不得不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往中国,这本身就撕开了其科技围堵策略的裂缝。

破碎的盟友圈:孤立中国的幻想

贝森特不是说“全球站在美国身边”吗?但现实恐怕有点打脸。

他或许忘了,就在他喊话的同时,欧盟刚和中国就电动车关税达成和解。越南也在联合声明里明确反对单边主义。

至于那所谓的“美日欧联合阵线”,与其说是盟友齐心,不如说是美国强压之下勉强凑成的场面。

看看韩国,被迫接受了对美出口承担15%关税、自美进口却零关税的不平等条款,还得承诺追加巨额投资。

这种模式,根本不可能复制到巴西、印度、加拿大这些国家,他们可都拒绝接受美国的关税条款。“多边围剿”的设想,因此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反观中国,正通过区域合作网络打破封锁。

我们对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额稳步增长,东盟甚至将在明年上半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德国宝马汽车都能获得中国电动车电池的关税豁免时,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战略,事实上已经彻底破产了。

瑞典会谈后,双方唯一落地的共识,就是“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这似乎预示着,在九十天的关税“休战期”结束前,新一轮磋商仍会启动。

可贝森特提前离场,又暴露了美方内部协调的困难。

中方这边,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早就把话挑明了,仅仅十个字:“反制措施如期展开”。这句话,直接把暂停的24%关税与反制措施绑得死死的。

如果美方执意重启关税,中方的对等回应,定会即刻启动。

这场博弈,如今已进入一个微妙的僵持阶段。

美国正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不解决稀土供应,他们的国防产业链将面临断裂风险。

但如果放弃芯片管制,科技遏制战略又将功亏一篑。在这盘棋局中,时间似乎并未站在言辞反复、内部失调的那一方。

信息来源:

《稀土是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筹码》CNBC

《贝森特:中美具备达成贸易协议条件,对前景感乐观》星岛环球网

《中美新一轮谈判之际,特朗普暂停所有对华技术出口限制》金融时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