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这么多家银行,终于在这里解决了!”手持1997年开户的活期存折,客户激动地向佛山工行辖内容桂北潮支行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张见证时代变迁的存折,在沉睡27年后,因一场跨越时空的金融服务重焕“生机”。
近日,一名客户带着泛黄的存折匆匆走进佛山工行辖内容桂北潮支行,扉页上的开户日期赫然显示为1997年。由于该账户开立时未实施储蓄实名制,且原开户单位早已注销,账户实名信息缺失,导致客户此前辗转多家支行均无法办理取款。
了解情况后,网点员工迅速行动,立即启动特殊业务应急机制。一边耐心安抚客户焦虑情绪,一边梳理历史背景:该账户处于1999年储蓄实名制推行前的过渡期,需突破政策衔接与凭证缺失双重障碍。
面对跨越27年的“无实名”账户,网点立即通过系统调取账户流水与相关原始凭证,但因年代久远,均缺失无法调阅。工作人员通过工商系统追溯企业存续轨迹,查证确认客户为该公司从注册到注销的唯一法定代表人;依据实名制补充规定,可凭企业注销证明等材料补录信息。在确认账存状态正常且余额完整后,网点员工主动协助客户搜集工商注销文件等佐证,客户提供当年的佐证后网点便立即向二级分行申请为该账户修改户名和补输实名后销户,成功为客户办理了本金利息支取及账户注销。
存折上的墨迹虽已淡去,金融服务的温度却愈发清晰。在数字化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正考验着一家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与服务智慧。这张唤醒的存折,不仅是一笔存款的回归,更是佛山工行对历史责任的坚守与服务能力的彰显:一是制度贯通,精准解读实名制政策衔接要点,兼顾合规与客户权益;二是服务贯通, 通过协作突破档案缺失瓶颈,构建完整证据链条;三是风控贯通,严审企业注销状态,确保资金安全。
文、图丨佛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