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同志到村上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村上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变化,干部群众对李书记评价很高。有了他这个群众贴心人,我这视野也开阔了。”近日,在丹凤县竹林关镇孤山坪村百亩石榴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曹书海、驻村第一书记李乔一边和群众给石榴树打芽防虫,一边对记者说。
自2021年11月驻村以来,李乔立足本职岗位,始终把群众的身边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不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说:“驻村为老百姓办实事,我还可以做得更多。”
李乔驻村以来,聚焦驻村第一书记职责,把党支部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把制度落实和党建活动融入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小岗位、大形象、共产党员在身边”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不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为了让我学会养蜂,驻村李书记给我拿来了书本,送来了蜂箱,教会了我养蜂。现在,我的蜂箱年年增加,收入年年提高,现在还带动了3户乡党养蜂致富,每户收入超过1万元,真是太感谢李书记了!”孤山坪村养蜂大户刘书锋高兴地说。
李乔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孤山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抢抓“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机遇,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发展产业放在首位。他和村党支部成员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入户上门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并带头垫付产业发展资金1万元,筹集资金13.8万元,引进潼关软籽石榴2400株,发展软籽石榴30亩。2023年,村里投资50万元,引进临潼“丹江红一号”石榴苗3600株,发展标准化石榴示范基地50亩;2024年,村上新栽石榴苗圃基地8万株。目前,孤山坪村“百亩石榴园”初具规模,“一村一品”效果显现,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可喜变化。
去年,李乔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以黄姜、连翘等中药材为主的主导产业,巩固原有黄姜3000亩,新栽黄姜500亩,补栽连翘1.5万株,科管核桃300亩,户均增收1200元;开展职业技术培训3次260人次,组织村级劳务输出2次1100多人,人均增收3000元。
作为第一书记,李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持续聚焦发展短板,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整合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30万元,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在李乔的努力下,村上着力规范提升村级议事决策制度,深入推动网格化管理。他创新举措,深化乡村文明治理,评选表彰“致富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卫生标兵50户;充分发挥“爱心超市”激励作用,坚持扶志扶智结合,激发全体村民内生动力;支持发展“电商+合作社+脱贫户”的直销模式,帮助销售农产品130万元;充分发挥帮扶队伍思路宽、交际广、渠道多的优势,帮助推荐销售蜂蜜、挂面、香菇及石榴等价值35万元;组织群众参加展销活动,帮助销售农产品价值20多万元。
两年多的驻村工作经历,使李乔对孤山坪村各家各户的状况了然于心。西院组五保户徐里山、余治才年老多病独居,李乔多次到老人家走访,帮老人收拾屋子、做家务、搞卫生,并送去棉被棉衣。村民石凤杰不识字,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患病期间,李乔送老人住院,并送去慰问品,后来还帮助办理出院时的合疗报销……
群众的需求,就是他要做的。李乔用真情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彰显了鱼水情深。孤山坪村70多岁的村民程竹粉说:“李书记是个大好人,帮我办理了养老保险和惠农补贴,也帮我买了智能手机,给我教手机咋用哩!他这个人有耐心啊!现在,我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每天都能和儿子孙子视频通话,真是太幸福了!”
“只要我们精准施策、选准项目,群众的腰包一定会鼓起来,孤山坪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李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