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至今,他用双脚丈量了八桂大地千里陆海边防线,跑遍了广西全区的界碑、哨所和阵地。如何用科技给千里海防赋能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就是“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广西军区某部军官谢亮。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margin-bottom:20px;margin-top:5px;text-align:justify">
创新民兵编组与训练模式
相关成果屡屡获奖
一次联合训练
谢亮发现一些海上重要目标
对无人装备的防卫能力不足
便迅速联系装备厂家
提出技术需求
厂家拿出某海上反无人装备样品后
他和战友在实兵演训中
成功验证其实用性
为海上重要目标防御无人装备袭扰
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投身海上动中通信课题研究
整理出装备升级案和技术标准案
围绕维护我海洋权益
提出应对海上突发事件3个梯度等级
并完善行动流程规范
……
谢亮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他还走访了很多单位
将直升机驾驶员、无人机操作手
网络工程师等纳编入队
谢亮说:
“民兵的建设
战斗力是编出来的
我们第一道关口
就是抓好女民兵的编组
更多地突出新质新域”
他探索改进民兵训练方法
牵头编写多部
操作手册和训练教案
形成支撑练兵备战系列成果
相关成果获全军性奖项1项
战区级奖项4项
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在山野密林
完善国防设施保护工作
谢亮的另一个战场
便是山野密林
他常带领国防设施保护各成员单位
进行联合勘察
通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协调
多部门形成合力
不少年久失修的国防设施
通过改造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边海防一线部分坑道、涵洞等
得以修缮完备、扩能升级
一批低价值掩体工事被批准报废
一套“军地联动、常态会商、快速响应”的
国防设施保护机制逐渐成形
谢亮说:
“要更好发挥科技戍边的理念
使我们的边防管理进一步
信息化、智能化
让我们的经贸活动更加繁荣
老百姓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更好地支持国防”
来源: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