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尔多斯市绒耀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将企业迁入东胜区绒都小镇。此前她在外地设厂,因当地产业链不完善需跨省运输和代工。在“链长制”招商团队对接下,她了解到东胜产业链完整,295家个体工商户和配套企业能提供“一站式”服务,便决定迁厂。企业不仅快速完成注册登记,还通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与本地企业合作,投产首月产值超300万元。这是东胜区以羊绒产业为支点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东胜区将营商环境优化与羊绒产业升级相融合,通过多种举措凸显“胜都绒城”产业优势。
集群发展,筑牢产业根基。产业集群是营商环境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核心体现。东胜区依托羊绒产业积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形成“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格局,配套企业齐全,全流程服务“本地闭环”,降低企业成本。在此基础上,以政策引导强化集群效应,推动企业抱团形成产业共同体。如今,东胜羊绒产业已获批国家级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压舱石”。
科技赋能,激活创新基因。内蒙古帕阑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因产品同质化陷入瓶颈,东胜区科技部门促成其与高校院士团队联合攻关,历经7年掌握“石墨烯包覆羊绒纤维”专利技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龙头企业引领下,东胜区羊绒产业创新活力迸发,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五年前翻两番。
品牌战略,擦亮“绒都”名片。东胜区通过“政府背书+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品牌升级,“”品牌价值高,其主导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参照系。连续七年举办的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是品牌“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东胜羊绒制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化赋能,拓展产业价值空间。东胜区深挖草原文化内涵,推动“羊绒+文化”融合创新。当地企业将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溢价空间超40%,非遗技艺“羊绒工艺美术画”售价高。羊绒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20余家非遗工坊入驻,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收入超3亿元。
信用护航,筑牢发展基石。东胜区打造“绒品溯源+信用评级”管理模式,通过“胜都绒诚”平台为80余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26家优质企业获政策倾斜。这种诚信体系让东胜羊绒赢得国际认可,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3%。
从产业链集群到科技创新,从品牌文化到信用体系,东胜区正将营商环境的“优”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未来,东胜区将持续深耕羊绒产业全链条需求,让“胜都绒城”成为全球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张冰雁、高博)
来源: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