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田涛
夏日的湖北黄冈市英山县,茶香氤氲,红色土地激荡青春力量。7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康颖—映山红”社会实践队深入湖北英山县,以“红色铸魂+绿色赋能”双线并行的方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红色研学:追寻长征足迹,凝聚奋进力量
团队首站走进英山县陶家河红二十五军旧址,在讲解员动情讲述中,一组震撼的数据揭开热血传奇: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队伍,创造了长征途中唯一人数不减反增的奇迹。始建于清末的郁氏宗祠内,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涛现场讲授沉浸式历史课,"91年前,年轻战士正是在这里帮老乡剥玉米,传播革命火种。"
产业调研:问茶问道问发展,青春智慧献良策
清晨的薄雾中,实践团队走进团黄贡茶合作社的茶园。合作社展厅里,从传统散茶到创新茶饮品的产品矩阵,完整展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墙上的数据图表显示,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当地茶农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5%。
毕昇纪念园内,队员们驻足于宋代点茶器具展区,观摩茶碾、茶罗等文物。园区特别设置的茶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英山茶从唐代贡品到现代品牌的历史沿革。
万友茶叶制茶厂里,实践团队完整参与了茶叶制作的全流程。队员们学习识别适采嫩芽的标准;在摊青车间,感受温湿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在杀青机前,观察高温如何锁住茶香。厂区新旧并存的设备——从传统炭火烘焙间到现代化色选机,生动诠释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共生。
基层实践:服务乡村治理,共绘振兴蓝图
在雷家店村村委会,实践团队迅速投入工作,协助村干部整理90余份政务资料,精准核对数据。"大学生们效率高、思路活,半天就完成了我们两天的工作量!"村干部们对这群"村助理"赞不绝口。
村支部书记刘会胜在"乡村振兴讲堂"上,以雷家店村的发展历程为例,生动讲述了乡村治理的"变"与"不变"。"十年前我们村还是泥巴路、土坯房,如今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点。关键是要抓住政策机遇,更要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黄冈职院驻茶园河村工作队程朝辉老师则从"产业造血"角度,分享了驻村帮扶经验。"我们通过'校企村'联动,把学院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比如推广有机种植后,茶园河村的茶叶价格翻了一番。"他指着墙上的规划图说,"下一步要打造研学基地,让更多年轻人像你们一样,带着智慧回来,带着希望留下。"
田涛表示,此次实践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教育+专业实践+服务基层”的立体化模式,既锤炼了学生知农爱农的担当,也为校地合作搭建了新桥梁。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