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式启用,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项目、宣州区精神卫生综合服务康复中心项目开始规划,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引入,群众就医越来越便捷、民生保障越来越可靠……
上半年以来,宣城市宣州区卫健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优质均衡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全力为群众铺就健康底色。
协同联动 优质医疗可触及
走进狸桥镇中心卫生院,现代化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医护人员专注操作,确保诊疗精准高效。在显眼位置,上级医院专家的坐诊信息清晰明了,方便患者提前预约、有序就医。据狸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翟光斌介绍,目前,狸桥镇中心卫生院正在推进公卫楼(血液透析中心)项目建设,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签订“科室共建”协议,重点打造消化内科、骨科等特色专科。
近年来,宣州区积极引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巩固“长三角”名医工作室9个,跨区域城市医联体4个,新建专科联盟1个,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京、湖州等地医疗协作、学术交流等,今年以来累计门诊量364人次,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长三角优质服务。
目前,宣城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联体,与南京鼓楼医院深化协作共筑长三角医疗协同发展新高地,并组织开展了一次大型义诊活动;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合作,助力医院国家重点专科建设。
协同联动不仅体现在省内外,在区内,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Ⅲ级及以上手术10843台,帮扶新技术开展9项,帮扶特色专科建设12个;稳定人才下沉机制,选派临床科室骨干人员脱产到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帮扶,今年累计下沉帮扶人员61人,接受基层进修人员12人;搭建县域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今年完成远程影像诊断7107例、远程心电诊断5156例,上转患者257名、下转患者248名。
同时,建立健全城市医联体“五包十统一”机制,宣城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中心医院加大“社区名医工作室”建设力度,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医联体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建立覆盖各成员单位的远程医疗协作网,认真落实参保患者在医联体内上下转诊医保报销起付线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已建设13个“社区名医工作室”,今年以来,下沉专家累计门诊量3105人次。
集中采购 便捷买药在身边
为切实减轻群众购药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和质量,近年来,宣州区紧紧围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任务落实和供应保障,持续推动集采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水阳镇杨泗社区居民杨少春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病,长期在杨泗卫生院就医。过去,他每月医药费用近2000元。随着国家医保政策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药价大幅下降。现在,杨少春每月仅需自付一两百元,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对此,他感慨道:“费用降了这么多,真是惠民的好政策!”
通过精准扩充集采品类、优化临床需求匹配,今年以来,宣州区集采药品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全区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已近600种,覆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和肺癌等重大疾病用药。
提质增效 服务民生有保障
2025年上半年,该区还持续开展健康口腔行动,在拟定2025年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防治(涂氟)和学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任务分配计划的基础上,完成全区3—6岁儿童二次涂氟工作。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地区“两癌”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宫颈癌初筛已完成17489人,完成率83.7%;乳腺癌初筛完成3869人,完成率99.18%。
健康是幸福之基。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方便舒心地看病,宣州区卫健部门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厚植健康底色,让幸福更有成色。(叶婷婷 宋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