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酱园弄》票根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两个有趣问题:
《酱园弄》和酱菜有关系?
明明是网上就能查到结局,为啥要请一大盘明星演电影?

等真正看完影片,再瞅瞅两极分化的“观后感”,彻夜难眠。
故也随一篇“观后感”,聊聊开头的两个答案。
01奇案与奇案的相似
酱园弄本是上海一处地名,怕是劳动篇章的网友可以放心去看了。
电影海报上赫然印着“奇案开审”,而再注意看影片的全名——《酱园弄,悬案》,一案分上下两部,已出炉的部分重点在“悬”。
当詹周氏(章子怡 饰)蜷缩在酱园弄的阴影里,脸上淤青叠着新伤……
我恍惚看见另一桩奇案里的女子——小白菜——那个被夫家毒打、被官少强占、最终沦为冤案棋子的毕秀姑。
两桩奇案相隔半世纪,却都被推向“鲨夫之女”的风暴中心。
甚至都被定义为“必有奸/夫合谋”。
当然小白菜之苦和詹周氏之困有不同。
小白菜的悲剧在于“被当刀”:她像提线木偶般被官老爷操纵,诬陷杨乃武“谋夫夺妇”。
当酷刑逼供的竹签刺进指甲,她哭嚎的不仅是肉体之痛,更是灵魂被碾碎的绝望。
詹周氏的烈性在于“敢握刀”:
自幼无父无母,便缺了一寸遮风挡雨的屋檐,这个瘦弱女子,被迫嫁给身高1.8米、体重200斤的“詹大块头”,婚后遭酗酒、赌博、出轨的丈夫日日殴打……
房东太太为代表的冷眼,终于把她拧出一双以命换命的血红双眼。
找得到的那把菜刀,劈开的不仅是“大块头”长年累月的欺辱,也是旧时代“以夫为天”的铁律。
小白菜坟头的青苔下,埋葬的是连名字都不配留下的冤魂。
而纪录里的詹周氏,活到了看“东方明珠”拔地而起的90年代。
其实这两件奇案,都不难厘清黑白,可恰恰放在“女子”身上,便才有了各方登场唱弄女子生死的“角逐”。
电影《酱园弄悬案》里的悬,是詹周氏命悬一线的“悬”:
影片闪回了大块头对詹周氏婚前温存赌后残暴的婚姻残片,却没有一个镜头明确定义她即“真凶”。
全片最大悬疑在于新旧时代交替之际,四面八方的声音会怎样左右这个女子的命运。
所以影片重点放在几次庭审,詹周氏起初被薛至武暴力审讯后,几乎低头认了命。
而她读过西林小姐为她写的辩驳之后,无惧了,开醒了,乃至在庭上激昂地为自我争取辩白。
有人调侃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大部分镜头是挨揍,这不算奇。
当薛志武迫使她在认命与丧命野猪之口之间做选择,詹周氏宁死不从……
与开头那个浑身颤抖的女子已判若两人,这也算“奇”。
02沪语江湖:一群演员,半部上海众生相
既然发生地在沪,除了弄堂风貌的还原,适当出现的沪语,让民国上海从布景里活了过来。
陈可辛这次把“沪语演技派”一网打尽,有人三句台词就封神:
比如“阿庆爷叔”陈国庆操着沪普在庭上发言,一句“吓煞特了”引爆上海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梅婷演得房东太太,烟火是非,顺着沪语飘出弄堂。
即便不是沪籍,演员使用方言特色也成了高光加持。
烊千玺的“魔幻沪语预言”:盲算命先生用沪语吟诵谶语,仿若弄堂穿堂风骤起,瞬间吹起命运不确定感。
杨幂的“狱中沪剧清唱,饰演王许梅唱词里“梁兄啊”百转千回。
牢狱黑暗处这一缕吴侬软语,是乱世女人最后的体面。
03我们共情詹周氏,到底在共情什么?
影片最动人的一笔,是将三个阶层的女性命运编织成时代寓言:
底层詹周氏用刀反抗家庭暴力;
知识女性西林(赵丽颖饰)以笔为枪挑战舆论霸权;
狱中王许梅(杨幂饰)用生存智慧庇护弱势姐妹。
影片中反复提到鲁迅先生关于”娜拉出走”问题,而走出影院后朋友问我:“现在哪有詹周氏?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被遗忘的拉姆和她前夫。热搜里被丈夫推下悬崖的孕妇。
也突然懂了陈可辛的野心,和那句“不要屈服”
詹周氏从来不是历史标本。
百年前的刀,劈的是今天的网。
期待下部尽快上映,看到詹周氏的新生,便可以与银幕内外有回响:
身体自由易得,精神枷锁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