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妇联副主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
我们要讲宋朝讲海上丝绸之路一定会讲到“南海I号”,从我教书的那时候起,每年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都会讲到“南海I号”讲到这批外销瓷器,讲到这18万件套文物。但是未能一睹芳容,所以这次非常的感动,因为百闻不如一见,你看一百篇文章一千篇文章也不如真的到这来看一看。脑子里浮想联翩想到了太多的东西,不仅想到了海上丝绸之路,还想到了宋元海战,想到了近代的殖民主义的商船进入整个中国的历史,想到了中国一直艰难进行的海上贸易,想到改革开放。所以,今天我觉得到这个博物馆里,我们所有的想象都实现了。
站在古塔之下,蒙曼教授从建筑形制、垒砌艺术、塔座功用等维度,重新解读了这座阳江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遗存。

全国妇联副主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
这个塔长牙,我们看了很多塔,但是出牙这么个尖的我还是孤陋寡闻第一次见到,让我想起岭南建筑大大翘翘的飞檐,岭南感扑面而来。这不仅是风水塔,还是航标塔,我们重新看看这座宝塔,白云流连白云回望,想起了李白著名的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这边就是茫茫南海,看看,航标塔就在这里。
蒙曼教授此行足迹延伸至渔家文化展馆、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制作的生动现场,将体验融入呈现到直播视频的拍摄之中。她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往来的动脉,更是无形的文化纽带。阳江当地独具特色的高凉文化、疍家文化、海防文化、非遗文化均无声诉说着千年海民与海洋共生共荣的精神史。这种不畏风浪、开放包容的海洋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阳江独特的精神标识。
穿越时光,海丝精神照见未来之路。蒙曼教授解读阳江海丝密码,不仅是对海丝历史文化的凝炼升华,更是为当下“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深厚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智慧。蒙曼教授对阳江文化的传承发展亦寄予厚望,期待阳江能如“哪吒闹海”般,在广阔的南海,奋勇争先、朝气蓬勃地“闹”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全国妇联副主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
其实阳江自古以来,冼夫人也好,还是“南海I号”的船员也好,哪怕是海盗张保仔,还有现在做风能做漆器这些人,那不都是在哪吒闹海,我们中国人对哪吒最深的印象还是哪吒闹海,我们在南海广阔的海面上,要闹出一个闪闪发光的世界。像这扇子一样满天云霞,满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