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蒙古代文物精品展
日前,“长城两边是故乡”古代文物精品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幕。该展览汇聚了来自河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博物院等的400余件精美文物,展示长城沿线游牧与农耕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历史脉络,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此次展出的文物不仅数量大,而且极富特色。
地点:河北博物院北区7、8号展厅
时间:展期至2025年3月31日
亚洲古代金属艺术展
五色之金——亚洲古代金属艺术展日前在河北博物院登场。该展览由河北博物院、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展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亚洲古代各类金属器263件,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16件古代金属器同期展出。
展览重点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巴克特里亚、波斯、贵霜等地区的金属器和金属艺术特点,勾勒出冶金技术和金属工艺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路线,展现了古代亚洲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与交流轨迹。
地点:河北博物院北区15、16号展厅
时间:展期至2025年4月10日
襄阳出土南朝画像砖暨馆藏汉砖拓片联展
穿越千年,共赏砖韵。石家庄市博物馆携手襄阳市博物馆将共同举办“南砖北拓 天国之享——襄阳出土南朝画像砖暨馆藏汉砖拓片联展”。展览以南朝与汉代两个时期的画像砖为线索,通过南北两个展厅、上下两篇的巧妙布局,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的文化魅力。
据介绍,南厅“砖塑南朝”将展出31件襄阳地区出土的南朝画像砖,生动再现了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北厅“拓古传今”,则展示26幅石家庄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画像砖拓片,配以河北省著名书法家的题跋,汉代社会的图卷与精神风貌跃然纸上,朱拓墨宝,交相辉映。
地点:市博物馆二楼临时展厅
时间: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8日
“光影河博·数字艺术沉浸体验”展览
河北博物院精心打造提升后的数字展览,充分利用文物数字化成果,通过“科技+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利用沉浸式数字交互投影、艺术光雕、虚拟现实交互等先进科技手段,打造出3D影院和沉浸交互体验的光影秀。
展览全景呈现了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彩绘浮雕散乐图、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等河北博物院珍贵文物的数字艺术之美,立体式解读国宝文物和河北历史文化,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河北的鲜活故事和人文底蕴。
地点:河北博物院阳光大厅一层
时间:长期展览
西北五省(区)美术家同绘河北作品展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承办的“走进太行”全国美术家采风写生创作展览活动——西北五省(区)美术家同绘河北作品展日前在河北美术馆开展。展览由“五带”及“走进涿鹿、寻根探源”六个板块组成,共计展出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作品170余幅。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太行山旅游带、渤海滨海旅游带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更体现了美术家对燕赵大地的深厚情感。
地点: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1、2、3、4展厅
时间: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2月23日
“重构视域”艺术展
12月29日,“重构视域”展览在市美术馆开展,展览通过呈现视觉艺术的多种形式,试图在当前语境下探讨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
据介绍,展览分为“感知重塑”“跨域联结”“编码解码”三个部分,分别关联艺术创作对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的再生产过程,视觉经验与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的交织,以及艺术作品和不同的媒介信息如何在个体经验下释放出新的解读动能。
地点: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1、2、3号展厅
时间:2024年12月29日至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