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黄雀”(组图)

   日期:2025-09-28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cs-ej.cn/mobile/news/show-htm-itemid-3047.html
核心提示:  作为新先锋文学的代表,苏童以中短篇小说成名,其中《妻妾成群》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楼高高挂》获奥斯

  作为新先锋文学的代表,苏童以中短篇小说成名,其中《妻妾成群》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楼高高挂》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后,其作品开始获得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法语世界。而这次小说《黄雀记》在“茅奖”中的折桂,结实地证明了继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米》以来,其驾驭长篇的功力。

  小说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少女,却让普通少年保润替其坐牢。最终,保润杀了柳生。这是个悲剧,有关血色的荷尔蒙,有关青春的罪与罚,有关自我救赎、绝望与希望。“黄雀”,暗喻“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小说属于“香椿树街系列”作品。正如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正如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郡”,苏童有自己的“香椿树街”。他说: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生长的街区逐渐消失、倒塌、颓废,所以我想通过创作小说造一条街,这条街是看世界的窗口,我希望它和世界一样辽阔、悠长、宽广,即使时代变迁,也永不消逝。

  在苏童的“香椿树街”,长篇小说《黄雀记》无疑成了“地标性建筑”。

  故事取材于苏童童年时代邻家男孩卷入强奸案入狱的真实事件。正如他一贯的主张和坚持:作家应该好好利用童年的记忆。童年记忆,之于苏童,即成了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成了一种文学的视角。

  江南的“香椿树街”:潮湿阴郁的意象,是苏童与故乡情感的对立与矛盾。 “一群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南方少年不安定的情感因素,突然降临于黑暗街头的血腥气味,一些在潮湿的空气中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一切徘徊在青石板路上的扭曲的灵魂……”其实,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少年血》中早已埋下了《黄雀记》的伏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是苏童的自我写照,更是他对现实与生活的理解。在螳螂捕蝉般的生命争斗背后,永远有一只为小说家冷静等待捕捉一切的黄雀。而苏童的这只“黄雀”,则是比他笔下惯于描写的“小人物、小地方”更大的时代与社会。

  苏童的作品基调是悲观的,他的文字间有种江南的潮湿和幽暗。生命的堕落与斗争,错乱与癫狂,这一切发生在女性化的江南,这唯美的景象包围的人世,却发生着丑恶而残酷的事,事关生死。

  木心说,悲观是一种远见。而苏童的“黄雀”正是这种远见。(李法明 漫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