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未成年保护工作全过程,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为契机,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未护工作,以“四个维度”构建“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保工作格局。
组织统筹有高度。健全完善州、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协调会、推进会,分析、研判、会商和研究解决措施,全力构建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保障网。同时,州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了关于“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关爱保障有温度。组织开展全州各类困境儿童“摸底大排查”行动,将全州困难儿童纳入民政保障范围,按时发放救助资金536.3万元;2023年争取项目资金40万元,完成“儿童之家”建设20个,今年又争取落实“儿童之家”建设50个;州财政局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儿童托养、康复、教育等多元发展,将四县儿童福利院全部转型为未保中心;定期开展儿童巡访关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用情用力做好儿童保障关爱工作。州民政局荣获全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联合执法有力度。发挥部门联动协调作用,重视学校保护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市监、消防、妇联等部门加大未保权益落实督查、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清查整治20余次,开展校内及学校周边安全专项检查6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75处,合力筑牢了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屏障。
意见办理有深度。未保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结合部门职责,对《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深入研究实施工作措施,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为建立多元化民生守护“大救助”体系夯实基础。加强工作队伍,为全州各乡镇、村(社区)配齐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272名,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为全州42所中小学配齐培强海北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45名、法治辅导员27名,举办各类法治讲座,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强化家庭监护监管,教育引导家长及监护人做到家庭监护不缺位;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健全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推动海北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