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难的体育运动是F1,也是门槛最高的。那么很多人会把第二难的投给斯诺克。
因为从体育运动的上限来说,斯诺克是需要天赋和后天训练结合的。有了杆法技术和走位也就属于基础起步,耐心、精力、心态、技巧、核心与四肢的稳定跟头脑风暴可谓是缺一不可。
玩过电脑、或者手机桌球游戏的就知道,线上人人都可以稍微打打斯诺克,线下就不一定,主要区别在线下更考验击球准度和走位,这些在游戏里面都是固定,且不需要考虑到击打的姿势、角度问题。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台球实战的高手颇有些像格斗游戏玩家,玩格斗的都需要花大把时间练习连招、目押、并熟悉机制,也许就因为人群都很共通的原因,很多台球室都摆放有几台街机。
台球和格斗都是几年的玩家只能算入门,真要达到竞技的目的,那时间花费超乎想象,特别考验耐心和毅力,就基础训练,一个人孤独的运控杆、戳瓶子,就能劝退一堆人。
而这样的难,也反应在了消费层面。
4月出炉的外媒数据显示,中国现有12万家台球厅,而英国已经从2000年初的1.2万家缩减至4000家。但与比赛不同的是,斯诺克比赛看的人多,但线下真打的人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斯诺克的技术要求高、耗时太长、费用相对较贵。差一点的台都要50块起步,普通球桌可能60元至72元一个小时,而星牌球桌则需要90元至120元不等。
另一方面则是斯诺克的球小,桌子长,对于新手来说体验很不好,两个纯新手的人按照规矩玩不乱打的话打一个小时都估计打不完一次。
可能看比赛奥沙利文好像轻描淡写拿单杆147分,自己到场上连续14分都有点费劲。
所以一直以来,台球厅的主流是中式八球或者八球,原因也无外乎这些玩法一局速度快,规则简单,上手相对容易。
相比斯诺克注重整体思路、防守以及还需要计算分数等多种因素加持,拥有更强的竞技性和难度等门槛,中式台球以小台玩大球,更容易上手,利于新手和朋友之间的娱乐,单局比赛时间较短,而在中国有更高的普及度。
据浙江在线、《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有台球厅老板表示,随着赵心童夺冠,五一假期,来球房打球的顾客并不多,但随后几日客流量较以往有了明显增长,不少顾客甚至提前一天预订球桌。
热点效应大多如此,普通人参与斯诺克的热情会随着赛事夺冠的热度水涨船高,但如果线下真的被过高的难度而有些劝退的话,或许,你也可以试试通过游戏来找找斯诺克的手感与窍门,在选择日益增多的当下,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