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爸妈们来说,冬天其实是个很危险的季节。
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突发状况;
雾霾等污染天气频出,等问题像「老朋友」一样容易找上门,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年长者;
骨健康也堪忧,一方面户外活动减少,阳光见得少;另一方面,就算常出门,不仅会受冻,碰上雨雪天气还容易出现路面湿滑、意外跌倒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些「坎」,遵照传统,老人家倒也愿意冬令进补,增加营养,强身健体。
不过进补也是个技术活儿,很多老人光靠自己很难补到点子上。
比如一种对骨健康和免疫力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冬天最容易缺,尤其是老年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咱们可千万别忘了提醒爸妈冬天要补够,它就是——
维生素 D
(本篇推送干货满满,建议大家先点赞、收藏后转发家庭群,老人的健康需要全家人一起用心守护。
P.S. 为了方便中老年人阅读和理解,每段的关键信息都用大字+大图形式呈现,大家可以安心转发。)
一种容易被忽略的营养素
其实是维护老人健康的多面手
很多人知道维生素 D 都是从钙开始,作为大家心中的万年配角,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咱们的骨骼健康。
但其实,维生素 D 的作用被远远低估了,它的优点可不仅是给钙打辅助。
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D 受体的分布相当广泛,包括肠、肾、骨、心脏、胰、造血组织、皮肤等。
众所周知,人上了年龄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骨质疏松和肌肉流失,对老人来说,简简单单的一次跌倒或骨折就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而维生素 D ,在维持骨骼神经肌肉系统的健康上起着关键作用。
有研究表明,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差和钙摄入量低是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维生素 D 本身就对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有好处。
同时钙要想补到位,也离不开维生素 D 这个小帮手,它不仅能在小肠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在肾小管促进对钙的重吸收。
这种双重机制,就像密密匝匝的几层网,好好兜住补的钙,对老人的骨骼肌肉起到保护作用。
骨骼强壮了,跌倒风险就更小,老人安全过冬就多了一层重要的保障。
其次,维生素 D 与免疫有着密切关系,它可以同时影响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维生素 D 深度参与了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能促进 B 细胞产生抗体,影响白介素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有系统综述明确表明,保持血清 25(OH)D 浓度超过 50ng/mL 与显著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败血症和自身免疫的风险强相关。
在寒冷的冬季,充足的维生素 D,对爸妈抵御各种病原体有着重要帮助。
最后,维生素 D 还对爸妈的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益处。
《维生素 D 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明确指出: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 D 可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低水平血清25(OH)D3 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出现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而这些正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一项超过 2 万人的大样本 RCT 试验发现,补充维生素 D 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指出,低浓度的维生素 D 与全因死亡率、、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 2 型等这些老年人群高发的慢性疾病高风险相关,补充维生素 D 则与降低全因死亡率有关。
遗憾的是,对老年人好处这么多的维生素 D,很多人却普遍缺乏,而他们自己还不知道。
冬天普遍容易缺乏维生素 D
尤其是老年人
维生素 D 常见的形式有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 D3(胆钙化醇),一般可以通过日晒获得,或从食物中获取少部分。
多晒太阳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维生素 D 缺乏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来自《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的数据显示:全球约 30%~60% 的儿童和成年人存在维生素 D 缺乏和不足;亚洲普通人群缺乏率更是达到 78%~98% 的惊人比例。
人体内 90% 的维生素 D 经晒太阳后的皮肤合成,所以它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也因此,户外活动减少,有效日晒时间不足的冬天很容易缺乏维生素 D。
有研究做了 80 岁以上高龄女性全年的血清 25(OH)D 的含量变化追踪,最低的波谷值就出现在冬天的 12 月、1 月和 2 月;对应的,峰值则出现在日照好、气温高、户外活动更多的 7 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而且,老年人体内维生素 D 代谢效率低、维生素 D 受体(VDR)的敏感性也降低,本身就需要更多的补充才能维持身体正常所需。
在 ≥60 岁的老年人群中,维生素 D 不足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增多。还有调查数据提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血清维生素 D 的正常率不足 10%,而缺乏率则高达 70% 以上。
长期缺乏维 D 可能会增加成人骨软化病、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成人高血压、心血管、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多囊卵巢等发病风险。
对爸妈来说,冬天维生素 D 的补充需要特别重视起来。
如何确定要不要补维生素 D
缺了到底怎么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确定爸妈是否需要补呢?
建议去查一下血清 25(OH)D。
通常 25-羟维生素 D 正常范围为 50~250nmol/L (20~100ng/ml),大家也可以结合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判断 。
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判断指标及参考判定值
[μg/L(nmol/L)]
判定指标
正常
不足
缺乏
血清(血浆)25(OH)D含量
≥20μg/L或≥50nmol/L
≥12~<20μg/L
或
≥30~<50nmol/L
<12μg/L或<30nmol/L
注:25(OH)D单位换算系数=2.5 nmol/L
如果拿到结果是缺乏或不足的,最好是马上重视起来,及时补充。
如何补才能安全且有效?这几个要点需要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