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刀切不掉助贷“24%+”的麻烦
2025-09-22 09:58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近期,助贷“新规”落地迈入倒计时。

行业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年化利率超过24%的业务整改会不会遭遇“一刀切”。

与此同时,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开展年化超24%(下简称“24%+”)的业务,讨论喧嚣尘上。

先不下结论。

如果直接问会不会被“一刀切”难有答案,不妨试试反过来想,如果“一刀切”真的到来,助贷行业和信贷消费者可能都会经历什么?

想明白了,或许就有答案了。

从体量上来看,整个助贷行业的规模都不大,24%+业务体量就更小了。尤其是在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头部助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在多轮窗口指导下,都已在持续压降24%+的业务占比。

根据中银协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为1.38万亿和1.35万亿。

而就头部助贷平台来看,在贷规模超千亿的不足10家,算上超500亿的也就12家左右。如果说,助贷行业也是万亿级市场,相当一部分还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合作,规模统计或存在重叠交叉。

因此,对比信用卡约22.90万亿的市场规模,助贷及消金公司的规模确实不大。即便是两个细分领域合并粗略计算,行业规模可能也仅2万多亿(仅约为信用卡的十分之一),且头部集中效应明显,而24%+业务主要集中在腰尾部平台。

显而易见,24%+业务即使被“一刀切”,放在整个消费信贷行业中看,规模和占比都是影响较小的。

但一个不可置否的现实是,信贷业务是分层的。

24%+业务本属次级客群,如果都能从银行轻易获得信贷服务,助贷行业可能在当初就已没有诞生的土壤。

虽说这部分客群的需求是信贷,而非24%+的信贷,但如果平台要商业可持续服务这部分客群,就不得不考虑用较高利率覆盖高风险。

那么,如果24%+的业务骤然被“一刀切”,这部分需求将涌向何方?

众所周知,监管新规划定利率红线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但若“24%+”业务骤然被“一刀切”掐断,这部分借款需求却不会忽然消失,势必有部分或将“暗涌”至民间借贷等渠道,借款人的权益可能更难得到保障。

上述已提及,从商业可持续的经营情况看,“24%+”是信贷业务中的次级客群,年化低于“24%+”对于平台经营而言,这部分客群的收益难以覆盖风险。

若综合成本上限“一刀切”锁定在24%,要维持盈亏平衡,平台需要将坏账率控制在8%以下。但现实是,部分高风险客群的坏账率早已高于15%(不同平台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要么提高准入门槛筛掉这部分客群,要么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费——这就是困境的症结所在。

因此,如果真“一刀切”,这部分客群很可能会被业务相对规范的头部平台们放弃,而当这部分需求“涌向”透明度更低的民间借贷,会发生什么?

显而易见,曾经民间借贷的诸多乱象,可能都会发生。

比如,超高利率、暴力催收。

而这些,都是借贷行业一直致力解决的乱象,又可能回到了原点。这,不仅不利于信贷行业的有序发展,更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不利于社会的长足稳定发展。

与上述信贷需求转移“暗涌”既相互关联又更为困扰的问题,是警惕“逃废债”愈演愈烈。

昔日P2P业务清退的“后遗症”仍历历在目:逃废债群体组织化、反催收产业链壮大,甚至衍生出专门教唆借款人赖账的灰色行业。

如果“24%+”业务真要“一刀切”,原本已经让行业身心俱疲的“逃废债”黑灰产大概率会愈演愈烈。

要知道,当前助贷用户中多头借贷比例较高,面临“借新还旧”的客群不在少数,一旦“24%+”业务“一刀切”,这部分借款人的需求若不能被其他渠道(比如民间借贷)及时承接,原本脆弱的现金流会不会断裂,因而更容易向“逃废债”的队伍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心存侥幸的老赖,在操作“逃废债”时可不会管你是什么机构主体,无论是助贷,还是银行、消金公司,在他们眼里都一样。

近几年来,“逃废债”影响的已远不仅仅是助贷平台,同样也影响着银行、消费金融等资金方的贷后管理和风控指标,是关乎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因此,“一刀切”后续可能面临的“逃废债”愈演愈烈隐患,或许比信贷需求“暗涌”向更不透明的市场还教人头痛。

再结合24%+业务实际规模占比较小来看,或许该审慎衡量,“一刀切”24%+业务带来的积极影响,能否真的利大于弊。

当然,这也绝非是对24%+业务放任不管的理由。只是,比起“一刀切”,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暂时没有,是否有合理的过渡期限“边走边看”?

对行业而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该在持续的整治中寻找新的平衡——既要商业可持续,又要更普惠更透明。

对监管而言,既不能放任市场变相加息,还有需避免“一刀切”可能引发的动荡和隐患。

因此,比起“一刀”切掉24%业务,如何监督行业寻找商业可持续、风险又可控的新平衡,才是更利于长足稳健发展的关键。

说到底,值得争论的不是简单划一条红线,而是兼顾金融健康、商业可持续与社会公平的可能三角。

最新文章
原创“放弃国籍,替日洗白”,口出狂言的赵立新,彻底活成了笑话!
赵立新曾被誉为中国演员界的“黑马”,凭借四国语言的流利运用赢得了无数粉丝。他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荣誉,成为一
连跌一周后的港股,南向资金转身离去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超600亿港元,但还是止不住港股连跌4天。 有意思的是,上周五美股大跌,大家都做好港股跟跌的准备。结果今
这种饮料对血管很好,真的建议你常喝!
茶,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不少人还有饭后喝茶解腻的习惯。每天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影响?一起来看↓↓↓01 喝茶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广州众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我是广州众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罗先生,联系地址是广州市天河区思成路21号宏太智慧谷六号楼405-4,我们公司是在广东广州的个体私
A股大奇迹日!刚刚,重磅利好来了!
摘要1、今天,受到美股大跌影响,A股低开,午后拉升,最终翻红,成为全球市场万绿丛中一点红。2、花旗将美国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
“弃”住宅、“押宝”商业地产 百年港资房企香港置地逆境求变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楼市“躁动”之下,一则来自中国香港老牌开发商的动态为行业带来了“冷思考”。近日,香港置地控股
江阴华东水处理有限公司
我是江阴华东水处理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 任艳,我们公司江阴华东水处理有限公司地址在江苏无锡,具体地址是:江苏省江阴市新城东澄
通力合作献礼祖国 中国电影从追求高票房转为追求高品质
新华社悉尼6月5日电(郭阳)第66届悉尼电影节5日晚在澳大利亚悉尼拉开帷幕。本届电影节将展出来自55个国家的307部电影,包括3...
推荐文章